直銷行業管理劃歸消費促進司,直銷牌照審批未來可期
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面向于手机app应用、手赚app应用、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APP图标排版、分类展示、大幅轮播图、热门/最新APP模块,二维码扫描下载,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兼容IE9+、Firefox、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
主题特点:
商務部網站上關注到,“直銷行業管理”已被劃歸到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直銷行業管理問題被劃為消費和流通領域,這對直銷這個低迷的行業無疑是一個利好信號;有業內人士猜測,此次更換至消費促進司可能是從對“商業模式”監管轉變為“銷售模式”監管,並且未來將更注重消費者利益,也將對直銷監管提出更嚴格、更細化要求。
內設機構進行了部分調整,“直銷行業管理”被劃歸到市場體係建設司,直銷行業相關業務由市場建設司督辦。
根據早前媒體報道,在2019年11月,商務部內設機構分工就進行了一次調整。“直銷行業管理”相關職能被劃歸到市場體係建設司,此前負責直銷管理及內資直銷企業的市場準入的市場秩序司沒了身影。而內設機構調整後,市場建設司主要職能的第十二條為:“負責直銷行業管理及內資直銷企業的市場準入”,這意味著以前歸屬於市場秩序司的直銷相關業務已被劃歸市場建設司。
《直銷企業及其分支機構設立和變更行政許可事項服務指南》也於2020年4月9日更新,發布機構是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
商務部內設機構曾出現變動,“直銷行業管理”被劃歸到市場體係建設司,並新增了“自貿區港司”。同時,此前原本負責直銷管理及內資直銷企業的市場準入的“市場秩序司”已不在內設機構名單內。
《直銷管理條例》第六條說明,國務院商務主管部門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負責對直銷企業和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實施監督管理”。結合實踐具體來看,商務主管部門多負責直銷審批前端的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則多在直銷事中事後監管環節把控。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新成立後,工商總局被合並,市場監管總局的價格監督檢查和反不正當競爭局(規範直銷與打擊傳銷辦公室)承擔監督管理直銷企業、直銷員及其直銷活動和打擊傳銷工作。對應商務部這邊,此前負責直銷管理及內資直銷企業的市場準入的機構則是市場秩序司,去年11月,該項職能則被劃歸到市場體係建設司,如今被劃歸到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
商務部直銷行業管理內設機構的調整是否能促進直銷行業管理的進一步加強與完善?新歸屬把直銷問題劃為消費和流通問題,是好的開端。
根據2005年頒布實施的《直銷管理條例》,我國直銷行業的管理長期實行審批和監管分離的做法。審批和法規發布是在商務部,而日常的監管在市場監管總局(原工商總局),批牌的和“管牌”的不是同一個機構。而在商務部內部,管理直銷審批和法規方麵的機構也可以說是變過好多回了。
監管範圍將擴大至“銷售模式”,那麽像微商、社交電商等銷售模式也將會納入同頻的監管範圍,如此看來直銷監管將會愈發趨嚴。
目前,圍繞直銷企業涉足社交電商的方式來看,大部分直銷企業都是以搭建新平台、成立新的部門或分支機構來運營。平台具有體驗分享、實時分銷的功能,產品則多以自主品牌,以及國內、國際廠家生產的一些食品、護膚品、家用電器、日常生活用品等為主要類別。
與此同時,我們也注意到,對於直銷企業而言,運作社交電商類的新平台,起步階段總是會想快速引進新流量、迅速擴大平台的影響力,其絕大部分采用了多級分銷模式,這雖然可以幫助其快速帶來流量和用戶,但也有可能導致平台用戶將注意力集中在拉人頭而非產品上,“涉嫌傳銷”也是緊貼的一個標簽。未來直銷、社交電商以及微商將會受到更加嚴監管的形勢,使得整個商品流通環節更加健康有效的發展。
商務部官方網站對內設機構再次進行調整,直銷行業管理變更劃歸為消費促進司,說明直銷行業的商品流通監管有著重大的意義,有業內資深人表示,此舉或關乎直銷行業下一步的發展方向,又或許直銷牌照審批恢複在未來可期,同時監管部門也著力引導直銷行業向健康發展方向前進。
1 留言